显微镜(显微镜报价|体视显微镜|相显微镜) :李小兵()销售部 :79989278
中文名称:显微镜 英文名称:microscope 定义:由光源聚光器、目镜和物镜组成复式显微放大装置。 应用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生物学技术(二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显微镜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在1590年由荷兰的杨森父子所*。现在的光学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1600倍,分辨的小极限达0.1微米,内显微镜机械筒长度一般是160mm。 目录(显微镜*) 结构 结构分类 历史 种类 光学显微镜 简介 暗视野显微镜 相位差显微镜 视频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 偏光显微镜 超声波显微镜 解剖显微镜 共聚焦显微镜 相显微镜 生物显微镜 相显微镜 透反射式偏光显微镜 简介 操作练习 电子显微镜 仪器结构 光学显微镜结构 电子显微镜结构 成像原理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显微镜的维护 经常性的维护 光学系统的擦拭 机械部分的擦拭 机械装置故障 使用方法 基本使用方法 低倍镜的使用方法 高倍镜的使用方法 注意事项 相关赛事 故障原因 展开 结构 结构分类 历史 种类 光学显微镜 简介 暗视野显微镜 相位差显微镜 视频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 偏光显微镜 超声波显微镜 解剖显微镜 共聚焦显微镜 相显微镜 生物显微镜 相显微镜 透反射式偏光显微镜 简介 操作练习 电子显微镜 仪器结构 光学显微镜结构 电子显微镜结构 成像原理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显微镜的维护 经常性的维护 光学系统的擦拭 机械部分的擦拭 机械装置故障 使用方法 基本使用方法 低倍镜的使用方法 高倍镜的使用方法 注意事项 相关赛事 故障原因 展开 简述 中文名称显微镜,英文名称microscope。 显微镜是人类这个时期伟大的发明物之一。在它发明出来之前,人类关于周围的观念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镜帮助肉眼所看到的东西。 显微镜把一个全新的展现在人类的视野里。人们*次看到了数以百计的“新的”微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从人体到植物纤维等各种东西的内部构造。显微镜还有助于科学家发现新物种,有助于医生治疗疾病。 早的显微镜是16世纪末期在荷兰出来的。可能是一个叫做札恰里亚斯·詹森的荷兰眼镜商,或者另一位荷兰科学家汉斯·利珀希,他们用两片透镜制作了简易的显微镜,但并没有用这些仪器做过任何重要的观察。 后来有两个人开始在科学上使用显微镜。*个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他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一种昆虫后,*次对它的复眼进行了描述。第二个是荷兰亚麻织品商人安东尼·凡·列文虎克(1632年-1723年),他自己学会了磨制透镜。他*次描述了许多肉眼所看不见的微小植物和动物。 1931年,恩斯特·鲁斯卡通过研制电子显微镜,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这使得科学家能观察到像百万分之一毫米那样小的物体。1986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奖。编辑本段结构 显微镜由目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压片夹,通光孔,反光镜,物镜,载物台组成。【其实还有转换器,反光镜,遮光器,镜筒】编辑本段结构分类 显微镜以显微原理进行分类可分为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通常皆由光学部分、照明部分和机械部分组成。无疑光学部分是为关键的,它由目镜和物镜组成。早于1590年,荷兰和意大利的眼镜者已经造出类似显微镜的放大仪器。目前光学显微镜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明视野显微镜(普通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相差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微分干涉差显微镜、倒置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有与光学显微镜相似的基本结构特征,但它有着比光学显微镜高得多的对物体的放大及分辨本,它将电子流作为一种新的光源,使物体成像。自1938年Ruska发明*台透射电子显微镜今,除了透射电镜本身的性能不断的提高外,还发展了其他多种类型的电镜。如扫描电镜、分析电镜、超高压电镜等。结合各种电镜样品制备技术,可对样品进行多方面的结构 或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深入研究。显微镜被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图像。常用于生物、医药及微小粒子的观测。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显微镜的类型(6张) 台式显微镜,主要是指传统式的显微镜,是纯光学放大,其放大倍率较高,成像质量较好,但一般体积较大,不便于移动,多应用于实验室内,不便外出或现场检测。 便携式显微镜,主要是近几年发展出来的数码显微镜与视频显微镜系列的延伸。和传统光学放大不同,手持式显微镜都是数码放大,其一般追求便携,小巧而精致,便于携带;且有的手持式显微镜有自己的屏幕,可脱离电脑主机立成像,操作方便,还可集成一些数码功能,如支持拍照,录像,或图像对比,测量等功能。 数码液晶显微镜,早是由博宇公司研发的,该显微镜保留了光学显微镜的清晰,汇集了数码显微镜的强大拓展、视频显微镜的直观显示和便携式显微镜的简洁方便等优点。编辑本段历史 早在公元前一世纪,人们就已发现通过球形透明物体去观察微小物体时,可以使其放大成像。后来逐渐对球形玻璃表面能使物体放大成像的规律有了认识。 1590年,荷兰和意大利的眼镜者已经造出类似显微镜的放大仪器。 1611年,Kepler(克卜勒):提议复合式显微镜的制作方式。 1665年,Hooke(虎克):「细胞」名词的由来便由虎克利用复合式显微镜观察软木的木栓组织上的微小气孔而得来的。 1674年,Leeuwenhoek(列文胡克):发现原生动物学的报导问世,并于九年后成为位发现「细菌」存在的人。 1833年,Brown(布朗):在显微镜下观察紫罗兰,随后发表他对细胞核的详细论述。 1838年,Schlieden and Schwann(施莱登和施旺):皆提倡细胞学原理,其主旨即为「有核细胞是所有动植物的组织及功能之基本元素」。 1857年,Kolliker(寇利克):发现肌肉细胞中之线粒体。 1876年,Abbe(阿比):剖析影像在显微镜中成像时所产生的绕射作用,试图设计出理想的显微镜。 1879年,Flrmming(佛莱明):发现了当动物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其染色体的活动是清晰可见的。 1881年,Retziue(芮祖):动物组织报告问世,此项发表在当世尚无人能*逾越。然而在20年后,却有以Cajal(卡嘉尔)为的一群组织学家发展出显微镜染色观察法,此举为日后的显微解剖学立下了基础。 1882年,Koch(寇克):利用苯安染料将微生物组织进行染色,由此他发现了霍乱及结核杆菌。往后20年间,其它的细菌学家,像是Klebs 和 Pasteur(克莱柏和帕斯特)则是藉由显微镜下检视染色药品而证实许多疾病的病因。 1886年,Zeiss(蔡氏):打破一般可见光理论上的极限,他的发明--阿比式及其它一系列的镜头为显微学者另辟一新的解像天地。 1898年,Golgi(高尔基):位发现细菌中高尔基体的显微学家。他将细胞用硝酸银染色而成就了人类细胞研究上的一大步。 1924年,Lacassagne(兰卡辛):与其实验工作伙伴共同发展出放射线照相法,这项发明便是利用放射性钋元素来探查生物标本。 1930年,Lebedeff(莱比戴卫):设计并搭配*架干涉显微镜。另外由Zernicke(卓尼柯)在1932年发明出相位差显微镜,两人将传统光学显微镜延伸发展出来的相位差观察使生物学家得以观察染色活细胞上的种种细节。 1941年,Coons(昆氏):将抗体加上萤光染剂用以侦测细胞抗原。 1952年,Nomarski(诺马斯基):发明干涉相位差光学系统。此项发明不仅享有权并以本人命名之。 1981年,Allen and Inoue(艾伦及艾纽):将光学显微原理上的影像增强对比,发展趋于境界。 1988年,Confocal(共轭焦)扫描显微镜在市场上被广为使用。编辑本段种类 显微镜分为 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编辑本段光学显微镜简介 它是在1590年由荷兰的詹森父子所*。现在的光学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1500倍,分辨的小极限达 生物显微镜 0.2微米。光学显微镜的种类很多,除一般的外,主要有暗视野显微镜一种具有暗视野聚光镜,从而使照明的光束不从中央部分射入,而从四周射向标本的显微镜.荧光显微镜以紫外线为光源,使被照射的物体发出荧光的显微镜。结构为:目镜,镜筒,转换器,物镜,载物台,通光孔,遮光器,压片夹,反光镜,镜座,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镜柱。 暗视野显微镜 暗视野显微镜由于不将透明光射入直接观察系统,无物体时,视野暗黑,不可能观察到任何物体,当有物体时,以物体衍射回的光与散射光等在暗的背景中明亮可见。在暗视野观察物体,照明光大部分被折回,由于物体(标本)所在的位置结构,厚度不同,光的散射性,折光等都有很大的变化。 相位差显微镜 相位差显微镜的结构: 相位差显微镜,是应用相位差法的显微镜。因此,比通常的显微镜要增加下列附件: (1) 装有相位板(相位环形板)的物镜,相位差物镜。 (2) 附有相位环(环形缝板)的聚光镜,相位差聚光镜。 (3) 单色滤光镜-(绿)。 各种元件的性能说明 (1) 相位板使直接光的相位移动 90°,并且吸收减弱光的强度,在物镜后焦平面的适当位置装置相位板,相位板必须确保亮度,为使衍射光的影响少一些,相位板做成环形状。 (2) 相位环(环状光圈)是根据每种物镜的倍率,而有大小不同,可用转盘器更换。 (3) 单色滤光镜系用中心波长546nm(毫微米)的绿色滤光镜。通常是用单色滤光镜入观察。相位板用特定的波长,移动90°看直接光的相位。当需要特定波长时,必须选择适当的滤光镜,滤光镜插入后对比度就提高。此外,相位环形缝的中心,必须调整到正确方位后方能操作,对中望远镜就是起这个作用部件。 视频显微镜 将传统的显微镜与摄象系统,显示器或者电脑相结合,达到对被测物体的放大观察的目的。 视频显微镜 早的雏形应该是相机型显微镜,将显微镜下得到的图像通过小孔成象的原理,投影到感光照片上,从而得到图片。或者直接将照相机与显微镜对接,拍摄图片。随着CCD摄像机的兴起,显微镜可以通过其将实时图像转移到电视机或者监视器上,直接观察,同时也可以通过相机拍摄。80年代中期,随着数码产业以及电脑业的发展,显微镜的功能也通过它们得到提升,使其向着更简便更容易操作的方面发展。到了90年代末,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晶圆要求显微镜可以带来更加配合的功能,硬件与软件的结合,智能化,人性化,使显微镜在工业上有了更大的发展。 随着CMOS镜头技术在显微镜域应用的成熟,及数码输出技术的发展,其 便携式显微镜 市面上的视频显微镜,不仅有通过PC机来显示显微图片的视频显微镜,还有显微镜本身有立屏幕的视频显微镜,例如3R的MSV35;有可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可移动的无线视频显微镜,其都脱离了PC机的显示,例如3R的WM401TV、WM601TV,且其CMOS镜头的显微镜其大小要比传统的显微镜更加精巧,可应用于现场进行显微观测。 荧光显微镜 在萤光显微镜上,必须在标本的照明光中,选择出特定波长的激发光,以产生荧光,然后必须在激发光和荧光混合的光线中,单把荧光分离出来以供观察。因此,在选择特定波长中,滤光镜系统,成为极其重要的角色。 荧光显微镜原理: (A) 光源:光源辐射出各种波长的光(以紫外红外)。 (B) 激励滤光源:透过能使标本产生萤光的特定波长的光,同时阻挡对激发萤光无用的光。 (C) 荧光标本:一般用荧光色素染色。 (D) 阻挡滤光镜:阻挡掉没有被标本吸收的激发光有选择地透射荧光,在荧光中也有部分波长被选择透过。 以紫外线为光源,使被照射的物体发出荧光的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是在1931年在德柏林由克诺尔和哈罗斯卡先装配完成的。这种显微镜用高速电子束代替光束。由于电子流的波长比光波短得多,所以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达80万倍,分辨的小极限达0.2纳米。1963年开始使用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更可使人看到物体表面的微小结构。 显微镜被用来放大微小物体的图像。一般应用于对生物、医药、微观粒子等观测。 (1)利用微微动载物台之移动,配全目镜之十字座标线,作长度量测。 (2)利用旋转载物台与目镜下端之游标微分角度盘,配全合目镜之址字座标线,作角度量测,令待测角一端对准十字线与之重合,然后再让另一端也重合。 (3)利用标准检测螺纹的节距、节径、外径、牙角及牙形等尺寸或外形。 (4)检验相表面的晶粒状况。 (5)检验工件加工表面的情况。 (6)检测微小工件的尺寸或轮廓是否与标准片相符。 偏光显微镜 偏光显微镜是用于研究所谓透明与不透明各向异性材料的一种显微镜。凡具有双折射的物质,在偏光显微镜下就能分辨的清楚,当然这些物质也可用染色法来进行观察,但有些则不可能,而必须利用偏光显微镜。 偏振光显微镜 (1)偏光显微镜的特点 将普通光改变为偏振光进行镜检的方法,以鉴别某一物质是单折射(各向同行)或双折射性(各向异性)。双折射性是晶体的基本特性。因此,偏光显微镜被广泛地应用在矿物、化学等域,在生物学和植物学也有应用。 (2)偏光显微镜的基本原理 偏光显微镜的原理比较复杂,在此不作过多介绍,偏光显微镜必须具备以下附件:起偏镜,检偏镜,补偿器或相位片,无应力物镜,旋转载物台。 超声波显微镜 超声波扫描显微镜的特点在于能够的反映出声波和微小样品的弹性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对从样品内部反馈回来的信号进行分析!图像上(C-Scan)的每一个象素对应着从样品内某一特定深度的一个二维空间坐标点上的信号反馈,具有良好聚焦功能的Z.A传感器同时能够发射和接收声波信号。一副完整的图像就是这样逐点逐行对样品扫描而成的。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被附加了一个正的或负的振幅,这样就可以用信号传输的时间反映样品的深度。用户屏幕上的数字波形展示出接收到的反馈信息(A-Scan)。设置相应的门电路,用这种定量的时间差测量(反馈时间显示),就可以选择您所要观察的样品深度。 解剖显微镜 解剖镜(立体显微镜、体视显微镜)(6张) 解剖显微镜,又被称为实体显微镜、体视显微镜或立体显微镜,是为了不同的工作需求所设计的显微镜。利用解剖显微镜观察时,进入两眼的光各来自一个立的路径,这两个路径只夹一个小小的角度,因此在观察时,样品可以呈现立体的样貌。解剖显微镜的光路设计有两种: The Greenough Concept和The escope Concept。解剖显微镜常常用在一些固体样本的表面观察,或是解剖、钟表制作和小电路板检查等工作上。 共聚焦显微镜 从一个点光源发射的探测光通过透镜聚焦到被观测物体上,如果物体恰在焦点上,那么反射光通过原透镜应当汇聚回到光源,这就是所谓的共聚焦,简称共焦。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或LSCM)]在反射光的光路上加上了一块半反半透镜(dichroic mirror),将已经通过透镜的反射光折向其它方向,在其焦点上有一个带有针孔(Pinhole),小孔就位于焦点处,挡板后面是一个 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PMT)。可以想像,探测光焦点前后的反射光通过这一套共焦系统,必不能聚焦到小孔上,会被挡板挡住。于是光度计测量的就是焦点处的反射光强度。其意义是:通过移动透镜系统可以对一个半透明的物体进行三维扫描。 相显微镜 相显微镜主要用于鉴定和分析属内部结构组织,它是属学研究相的重要仪器,是工业部门鉴定产品质量的关键设备,该仪器配用摄像装置,可摄取相图谱,并对图谱进行测量分析,对图象进行编辑、输出、存储、管理等功能。 内厂家较多,历史悠久。编辑本段生物显微镜 生物显微镜是用来观察生物切片、生物细胞、细菌以及活体组织培养、流质沉淀等的观察和研究,同时可以观察其他透明或者半透明物体以及粉末、细小颗 生物显微镜(4张)粒等物体。生物显微镜也是食品厂、饮用水厂办QS、HACCP认证的*检验设备。 用途:用于生物学、细菌学、组织学、药物化学等研究工作以及临床度验之用。具有粗微动同轴的调焦机构,滚珠内定位转换器,亮度可调的照明装置,并带有摄影、摄像接口。编辑本段相显微镜 相显微镜可用来鉴别和分析各种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以及对表面喷涂、裂纹现象进行研究工作。广泛应用在工厂、实验室和教学及科学域。图为上海光学仪器六厂的三目相显微镜4XC-Ⅱ 产品特点:采用当今为的无限远光学系统设计和无限远长距平场物镜的*配置,带有偏光装置,并可选配暗场装置。本款显微镜设计新颖精致,造型美观大方,操作方便灵活,成像清晰,视场平坦!可用于属、岩矿内部结构组织的鉴定和分析,或用于观察材料表面特性,如:划痕、裂纹、喷涂的均匀性等。广泛应用在工厂、实验室和教学及科学域。编辑本段透反射式偏光显微镜简介 透反射式偏光显微镜,随着光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作为光学仪器的偏光显微镜,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阔,许多行业,如化工的化学纤维,半导体工业以及药品检验等等,也广泛地使用偏光显微镜。XPV-213透射偏光显微镜就是非常适用的产品,可供广大用户作单偏光观察,正交偏光观察,锥光观察以及显微摄影,配置有石膏λ、云母λ/4试片、石英楔子和移动尺等附件,是一组具有较完备功能和良好品质的新型产品.本仪器的具有可扩展性,可以接计算机和数码相机。对图片进行保存、编辑和打印。 操作练习 一)低倍镜、高倍镜的使用练习 1. 观察文字或字母装片:取一片字母装片,用低倍镜观察,反复练习对光、调光、标本放置和调节焦距等。如将玻片前后左右移动时,注意物像与玻片移动方向是否一致,玻片上的字母是正像还是反像,为什么? 2. 观察羊毛片(或头发)交叉装片:取一张毛(发)交叉装片,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两根毛(发)后,再将毛(发)交叉点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高倍镜观察,再轻微转动细调节器,观察不同层次,判定哪条毛(发)在上方,哪条位于下方。 (二)油镜的使用练习 1. 取一张血涂片或取血一小滴,滴于清洁的载玻片一端,另取一张边缘平整的载玻片,按照图1-3所示做成血涂片。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进行观察。 图1-4 蛙血涂片 图 1-5 运动神经细胞 2. 用油镜观察,并分辨红细胞、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比较三种物镜的放大倍数和分辨率。 3. 观察兔脊神经节切片(示固定染色的细胞) 取兔脊神经节切片标本先在调好光线的低倍镜下观察(固定染色的标本需调较亮光线),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标本,为淡紫色的神经节切面,在其外围包有被膜,且向内伸入,形成神经节的结缔组织支架,节内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神经细胞,呈散在分布。然后转换高倍镜,选择完整而清晰的圆形。 图 1-6感觉神经细胞 神经细胞仔细观察其内部结构。可见到在细胞中央有一圆形核,核内有着色为深紫红色的圆形核仁及染色质颗粒,核与细胞膜之间是均匀浅紫色的细胞质,在细胞的外面围有若干个被囊细胞,它起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在神经细胞之间还可看到有轴索横断面和许多神经纤维,多呈交错排列。 s 图1-3血涂片的制备方法 4. 观察完毕,务必将油镜按正确方法擦净。编辑本段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能力以它所能分辨的相邻两点的小间距来表示。20世纪70年代,透射式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约为0.3纳米(人眼的分辨本约为0.1毫米)。现在电子显微镜大放大倍率超过1500万倍,而光学显微镜的大放大倍率约为2000倍,所以通过电子显微镜就能直接观察到某些重属的原子和晶体中排列整齐的原子点阵。 1931年,德的M.诺尔和E.鲁斯卡,用冷阴极放电电子源和三个电子透镜改装了一台高压示波器,并获得了放大十几倍的图象,发明的是透射电镜,证实了电子显微镜放大成像的可能性。1932年,经过鲁斯卡的改进,电子显微镜的分辨能力达到了50纳米,约为当时光学显微镜分辨本的十倍,突破了光学显微镜分辨极限,于是电子显微镜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 到了二十世纪40年代,美的希尔用消像散器补偿电子透镜的旋转不对称性,使电子显微镜的分辨本有了新的突破,逐步达到了现代水平。在中,1958年研制成功透射式电子显微镜,其分辨本为3纳米,1979年又制成分辨本为0.3纳米的大型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本虽已远胜于光学显微镜,但电子显微镜因需在真空条件下工作,所以很难观察活的生物,而且电子束的照射也会使生物样品受到辐照损伤。其他的问题,如电子枪亮度和电子透镜质量的提高等问题也有待继续研究。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主要用途: 该仪器具有超高分辨率,能做各种固态样品表面形貌的二次电子象、反射电子象观察及图像处理。 具有高性能x射线能谱仪,能同时进行样品表层的微区点线面元素的定性、半定量及定量分析,具有形貌、化学组分综合分析能力。 仪器类别: 03040702 /仪器仪表/光学仪器 /电子光学及离子光学仪器 指标信息: 二次电子象分辨率:1.5nm 加速电压:0~30kV 放大倍数:10-50万倍连续可调工作距离:5~35mm连续可调倾斜:-5°~45° x射线能谱仪: 分辨率:133eV 分析范围:B-U 附件信息: 镀镀炭仪 ISIS图像处理系统背散射探头 场发射扫描电镜,由于分辨率高,为纳米材料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手段。另外,对半导体材料和缘体,都能得到满意的图像,对超导薄膜,磁性材料,分子束外延生长的薄膜材料,半导体材料进行了形貌观察,并对多种材料进行了微区成份分析,均能得到满意的结果编辑本段仪器结构光学显微镜结构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机械部分 显微镜结构图 (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简称“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转换物镜后,不允许使用粗调节器,只能用细调节器,使像清晰。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①粗调节器(粗准焦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②细调节器(细准焦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 ◆照明部分 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 (1)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2)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①聚光镜:由一片或数片透镜组成,起汇聚光线的作用,加强对标本的照明,并使光线射入物镜内,镜柱旁有一调节螺旋,转动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调节视野中光亮度的强弱。 ②光圈(虹彩光圈):在聚光镜下方,由十几张属薄片组成,其外侧伸出一柄,推动它可调节其开孔的大小,以调节光量。 ◆光学部分 (1)目镜:装在镜筒的上端,通常备有2-3个,上面刻有5×、10×或15×符号以表示其放大倍数,一般装的是10×的目镜。 (2)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的旋转器上,一般有3-4个物镜,其中短的刻有“10×”符号的为低倍镜,较长的刻有“40×”符号的为高倍镜,长的刻有“100×”符号的为油镜,此外,在高倍镜和油镜上还常加有一圈不同颜色的线,以示区别。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如物镜为10×,目镜为10×,其放大倍数就为10×10=100。 显微镜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呈负相关,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呈正相关。即目镜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低;物镜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高。 电子显微镜结构 电子显微镜由镜筒、真空系统和电源柜三部分组成。镜筒主要有电子枪、电子透镜、样品架、荧光屏和照相机构等部件,这些部件通常是自上而下地装配成一个柱体;真空系统由机械真空泵、扩散泵和真空阀门等构成,并通过抽气管道与镜筒相联接,电源柜由高压发生器、励磁电流稳流器和各种调节控制单元组成。 ◆电子透镜 电子透镜是电子显微镜镜筒中重要的部件,它用一个对称于镜筒轴线的空间电场或磁场使电子轨迹向轴线弯曲形成聚焦,其作用与玻璃凸透镜使光束聚焦的作用相似,所以称为电子透镜。现代电子显微镜大多采用电磁透镜,由很稳定的直流励磁电流通过带极靴的线圈产生的强磁场使电子聚焦。 ◆电子枪 电子枪是由钨丝热阴极、栅极和阴极构成的部件。它能发射并形成速度均匀的电子束,所以加速电压的稳定度要求不低于万分之一。编辑本段成像原理光学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 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目镜、物镜、载物台和反光镜组成。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焦距不同。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普通的放大镜,该实像又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反光镜用来反射,照亮被观察的物体。反光镜一般有两个反射面:一个是平面,在光线较强时使用;一个是凹面,在光线较弱时使用。 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是根据电子光学原理,用电子束和电子透镜代替光束和光学透镜,使物质的细微结构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数下成像的仪器。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能力以它所能分辨的相邻两点的小间距来表示。20世纪70年代,透射式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约为0.3纳米(人眼的分辨本约为0.1毫米)。现在电子显微镜大放大倍率超过300万倍,而光学显微镜的大放大倍率约为2000倍,所以通过电子显微镜就能直接观察到某些重属的原子和晶体中排列整齐的原子点阵。 |